來源:環球網科技頻道
近日,以“6G通感算智融合創新,引領未來通信新潮流”為主題的第三屆6G前沿技術與趨勢論壇在北京召開。本屆論壇由中關村泛聯移動通信技術創新應用研究院(以下簡稱“中關村泛聯院”)主辦。論壇深度研討“6G+AI融合”“通信與算力融合”“通信與感知融合”等關鍵技術方向和發展路徑,為推動形成6G通感算智融合發展的產業共識。

會議期間,中關村泛聯院院長、中國移動研究院院長黃宇紅發表題為《構筑6G智簡基座,共創智慧泛在未來》的報告,提出以“智簡”為靈魂、“底座+內核+中樞”相結合的6G通感算智融合基座,實現從“通+X”到“通+感+算+智”的一體協同與系統性創新,打造能力開放范式,賦能千行百業。
會后,黃宇紅接受了媒體采訪,進一步談到了她對于6G應用前景的看法。她認為,隨著AI大模型的發展,6G與AI之間存在著共生共促的緊密關系。一方面,AI對6G技術的發展起到了顯著的推動作用。內生AI將給無線通信、網絡架構及其運行帶來深刻變革。在AI的賦能下,網絡將變得更加簡化、智能與自動化。
另一方面,網絡也將為AI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撐,這也是6G所追求的重要目標之一。當前,人工智能正以驚人的速度發展,通用人工智能有望在未來幾年內逐步成為現實,深刻改變著我們的生產生活以及社會治理方式。未來,用戶若希望隨時隨地獲取AI能力,離不開網絡提供的高效傳輸通道。
黃宇紅認為,6G不僅在傳輸帶寬能力上持續提升,更具備通信與感知的融合能力,能夠精準感知大量真實環境信息,為AI提供豐富的數據資源。她強調,未來的6G網絡將被打造為“通智一體”的新型網絡,網絡本身將集成眾多AI模型應用,使用戶能夠輕松便捷地隨時隨地享受AI服務。因此,6G與AI兩者相輔相成,共同推動彼此的發展與進步。
與此同時,針對當前業內對于AI是否會影響通信網絡市場價值的爭議,黃宇紅也談到了自己的看法。據了解,這個爭議主要來源于自動駕駛,早期自動駕駛必須依靠5G網絡才能實現,不過自從特斯拉依靠人工智能transformer模型開發出自動駕駛FSD系統,讓自動駕駛不再強制依賴通信網絡,這讓人們對于通信網絡的市場價值產生了動搖。
對此,黃宇紅表示,通信網絡的價值體現不會拘泥于一個領域,通信網絡與AI的融合會在更多的行業中碰撞,產生新的創新。例如,虛擬現實“元宇宙”領域,為了打造出人民樂意長期沉浸于此的虛擬時間,這就必須依靠6G與AI之間的協同創新。